8月5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的“青春之旅中国行—— 2025年德国中学生夏令营”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开营。德中文化教育友好协会会长苏鸿雁,德国内卡河畔华文学堂校长丁小燕,国际中文教育学院院长王秀成、副院长戴思远,德国巴符州、黑森州 4所中文学校及1所德国文理高中的23名德国中学生、工作人员参加开营仪式。

王秀成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办学情况、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情况及取得的成效,以及学校近年来在国际化办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亮点特色。希望同学们利用好这次机会,在实际场景中应用中文,提升中文语言交流能力,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了解。

苏鸿雁感谢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云南师范大学为德国学生提供本次学习交流的机会,认为夏令营不仅是中文与中国文化的学习,更是现代与传统的对话。希望这段旅程成为同学们人生中闪光的文化记忆,更希望通过本次夏令营播下的友谊种子。

学生代表Restelica Lira表示她所在的德国海尔布隆Gustav文理中学,汉语课一直是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德国同学非常羡慕选修了汉语的同学可以来中国学习。她希望通过本次夏令营用脚丈量中国土地,用心感受中国文化。相信两周之后大家带走的不仅是手机里的美景,更是跨越国界的友谊。她期待和全体同学一起在云南的土地上,写下属于德国学生的中国故事。

Ozan Cinar 表示 8月1日至8月3日在北京游览了景山公园、颐和园和天坛让人记忆深刻,不仅领略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相信通过本次夏令营后续展开的各项课程与活动,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艺术瑰宝以及云南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中文水平。

仪式上,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向德中文化教育友好协会、德国内卡河畔华文学堂赠送文化礼物。


本次夏令营为期14天,跨越北京、昆明两地,围绕“中文+文化+才艺+外出参访”设计课程,包括中国校园等4个中文主题课,中国服饰文化等4个中国文化课,云南葫芦丝等11个中华才艺课。“第二课堂”将带领同学们参访石林等名胜游览地,感受历史、自然、人文的融汇贯通;同时还将带领大家感受现代中国的速度与便捷,乘地铁、逛商场、尝美食,深度体验昆明的人文风情。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将以此为基础,为德国青少年了解中国搭建窗口,促进中德青少年友好交流。

(云南华文学院 供稿)